中醫方劑的使用起源於伊尹的<<湯液經>>,他曾經是商湯王的御廚和宰相。
大家很熟的推拿......
還有針灸。針灸分為針和灸,灸就是用艾草去薰,所以又叫艾灸。善用穴位,可以在穴位上做很多處理,像三伏貼、埋線、穴位注射等等。
小針刀可以切開沾黏的組織來解除疼痛,而微針滾輪最近在美容界很夯,效果類似七星針叩擊,但較安全、方便使用。
耳針利用全息律來治療,人體不同部位在耳朵上有不同功能的反射點。
以耳珠代替耳針,較不易感染,可以使用磁珠,也可以使用中藥王不留行的種子。貼在反射點上按壓就會有刺激的效果。
接下來就是我們常用的針。針的種類有很多,現在常用的是不鏽鋼拋棄式毫針。
頭皮針可以刺激頭皮穴位達到治療效果
手上也有很多治療的對應點
艾灸有很多種類的輔助器具,或把艾絨搓成小山狀,下面放一片薑或蒜來隔薑灸、隔蒜灸。
三伏貼又叫天灸,用一些比較辛熱的藥物做成藥泥,外敷在穴道上,利用夏天的熱,加上藥物的藥力來驅除臟腑經絡中的寒氣,對過敏性體質的改善有很大幫助。
接下來是現在很夯的穴位埋線
很多人以為只有酸痛可以使用針灸治療。其實針灸調整臟腑經絡的氣血,可以治療很多種類的疾病或疑難雜症。針灸可以治療哪些疾病呢?世界衛生組織(WHO)有列表喔!但事實上可以使用的範圍比這些大很多。
刮痧也是常用的一種方法,可以疏通經絡的氣血、去除瘀血和促進循環不良的血管新生。
刮痧和拔罐後,有一種被家暴的感覺......
這個是齊秦拔火罐被燒傷,新聞記者為了讓大家了解拔罐,採訪我的影片.....
接下來就不能靠醫師,要靠病人自己來了,除了以上的治療方式外,改變環境也是很重要的。如果你失眠、壓力大、情緒緊繃,卻在一個必須日夜顛倒又壓力很大的環境工作,這樣治療效果就會很差,不持續吃藥沒有辦法扶正環境所帶給你的偏差,就像<<孟子·滕文公下>>中說的:一傅教之,眾傅咻之(讓一個齊人來輔導(你兒子說齊國話),但是周圍有一群楚人在干擾,即使你天天打(你兒子)讓他學會(說齊國話)也是不可能的)。在這裡向需要值大夜班的醫事同仁們致敬,真是辛苦你們了。
練氣功對體質的改善也有很大幫助,但練功要持之以恆才有效。
<<生病看中醫>>連載到此結束,希望對中醫涉獵不深的一般民眾、西醫同仁們可以更了解中醫、利用中醫獲取無價的健康,不要因為誤解或中醫有不足之處而全盤否定千年古人的智慧。也許的中醫同道看這幾篇文章覺得有淺陋疏忽的地方,或有不同心得領悟,歡迎來信討論指教。
後記:
中醫存在許多參差與歧見,因為同樣的書每個人看了有不同領悟與感想;同樣的病每個人看見的深度也不同;看病人的角度和用藥習慣都不相同;每位醫師所長也不同,因此西醫的均一化診療準則在中醫無法套用。雖然中醫使用的診療方式不同,但以古籍為本,偏差也不至於太過。就像開鎖,輕巧或笨著地把鎖打開,鎖終究是開了,只是經歷的過程不同。
我相信不論中、西醫,每位醫師都在基本的教、學後,各自努力焠鍊自己的功力,追求真理。就好像武俠小說中練武功一樣,「凌厲剛猛,無堅不摧,弱冠前以之與河朔群雄爭鋒。「紫薇軟劍」三十歲前所用,誤傷義士不祥,悔恨無已,乃棄之深谷。重劍無鋒,大巧不工。四十歲前恃之橫行天下。四十歲後,不滯於物,草木竹石均可為劍。自此精修,漸進於無劍勝有劍之境。」
中、西醫學的最高境界都是助人遠離病痛、快樂生活,在此與大家共勉。
本文所用圖片如有版權問題敬請告知,將盡快移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