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4月4日 星期三

令人坐立不安的痔瘡

中醫師 鄧雲立

一坐下就扭來扭去,病人開口了:「醫生,不好意思,我的痔瘡很嚴重,沒有辦法好好坐著。」臨床上常常有這樣的病人出現在診所,大便硬,排便時肛門劇烈撕痛感,排便時間長,最可怕的是一回頭看見黃金寶寶上有一灘血!「醫生,我的屁屁流血了,好像是痔瘡」,「醫生,我會不會得了大腸癌」,這時後病人往往無助、焦慮、恐懼。

大便帶血在中醫可分為遠血和近血,遠血是指在距離肛門較遠的地方出血,大便色黑如瀝青,這是流出的血液經胃液作用過的結果,常見於胃或十二指腸出血;近血則多是紅色,出血的地方越靠近肛門顏色越鮮紅。

排便帶紅色血液的原因可能是痔瘡出血、憩室出血,瘜肉出血,腫瘤出血,也有可能是較大量的胃或十二指腸出血。如果病人未接受過大腸鏡檢查,除了在臨床上用症狀和脈象來判別外,一般還是會建議去西醫大腸直腸外科做檢查以避免擔心過度,檢查結果可以當作中醫治療的參考。已經脫出的痔瘡也可以詢問西醫的意見,考慮手術切除。

因為工作生活忙碌或羞於啓齒,現代人對痔瘡的忍耐性相當大,痛了忍一忍,輕微脫肛就塞回去,非得到了某次排便後,馬桶內有一灘血,肛門刺痛不已才來看病。

痔瘡初期還不是很嚴重的時候,首先要注意不要便祕,再來就是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。

便祕會造成腸道血液循環不良,靜脈回流受阻而形成痔瘡。靜脈回流受阻可能有很多原因,臨床上常見的有身體虛弱或勞累過度,造成中氣下陷而壓迫妨礙靜脈回流;也有可能是因為下焦虛寒,循環不好,血流過慢;當然身體某部份長了腫瘤,不管良性惡性,影響到血液回流也是其中一種考量。

中氣下陷身體會有什麼感覺和反應呢?對女性朋友來說很明顯的是子宮有重墜感,肩頸總是像背著重物一樣痠痛,簡單地說就是身體內上升的氣不足以對抗地心引力。當有這些感覺的時候,不難想像腸子也是這樣地下垂積壓在肚子裡,蠕動變差,這也是便祕的其中一種原因。

下焦虛寒常見的症狀有腰腿痠、足部容易水腫等等,有些人會晚上起來小便好幾次。在女生還有月經可以觀察,虛寒造成的循環不良會讓經血偏黑、量變少。

有時候便祕和痔瘡是同時發生的,並不一定有因果關係。

中醫在治療痔瘡上有很多選擇,如果出血可以用槐花、側柏葉等涼血止血,還可以用地榆或荊芥炒炭來止血,在中藥炮炙上,炒炭可以加強止血的功用;如果大便乾硬可以在方中加一些幫助排便或軟便的藥物如大黃、生地等等;另外還可以加一些有升提作用的藥物如升麻、黃耆等幫助痔瘡收斂,非急性期可以加強補血潤燥、溫腎滋陰、益氣補中來改善腹部和下半身的循環。

當然,最重要的就是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,「在馬桶上看書」雖然愜意,但這不是一個好的閱讀習慣,也不是一個好的排便習慣。現在智慧型手機很流行,有些人會把它帶進廁所打發時間,在line你line我的同時,對方也彷彿到一股味道。遊戲過了一關又一關,等到想起身的時候,肛門已經墜脫,大便也乾結在上面擦不乾淨,如果沒有洗乾淨可能會因為輕微的皮破造成細菌感染,發炎腫脹疼痛。

喝水不夠或喜歡喝冷飲、吃冰,喜歡吃燥熱辛辣的食物,熬夜產生虛火消耗體內水分,長期不運動、久坐,再加上體質的不平衡或不吃蔬菜水果等等,這些不良生活習慣很容易造成大便乾硬,排便不順暢。先解決便祕這項因素,再加上排便後快快離開馬桶,輕輕擦拭、用溫水沖洗肛門,不要偷懶,讓自己遠離痔瘡的困擾吧!